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2009年以来,处于“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全球经济蹒跚行进,逐渐进入更广泛的复苏状态。在2010年6月9日更新版《2010年全球经济展望》中,世界银行提高了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认为2010年和2011年世界经济增幅将分别达到2.9%和3.3%,略高于世界银行在1月份预测的2.7%和3.2%。但是在各种表象之下,全球经济复苏的进程仍面临着很多的不确定性,正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09年所发出的警示:“金融危机正从广度和深度上将世界经济带至未知的水域”,而一些经济学者甚至指出目前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依然脆弱,“二次探底”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由于欧美地区是2008年金融危机的“重灾区”,而欧美地区又与全球艺术品市场交易中心相重合,因此受到金融危机重创后的全球艺术品市场,同样随着欧美地区整体经济环境的动荡难平而表现出深刻而复杂的变化。从2010年法国ARTPRICE网站公布的“全球艺术品市场指数”来看,自2009至2010年中这段时间内全球艺术品市场仍呈现出“W”型的震荡走势,只是震荡幅度逐渐收窄,而自2010年一季度以来全球艺术品市场价格指数逐步走高,行情复苏迹象日益明确。

2010年6月中国央行发布的“2009年年报”认为,“全球新兴经济体相对于发达经济体则呈现较快的经济复苏态势”,而在同月亚行区域经济一体化办公室所发布的相关报告中也有相同的观点,并认为“2010年上半年,亚洲经济总体表现积极,帮助了世界经济缓慢复苏;2010年下半年,亚洲经济将继续助推世界经济复苏”。

2008年同样受到重创的新兴艺术市场,是2009以来全球艺术品市场中最早出现复苏的部分。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新兴艺术市场只是受到波及性影响的区域,其内部活力和成长性要素依然存在,一方面新兴艺术市场的复苏也得益于新兴市场在金融危机后突出表现的有力支撑。而自2009下半年以来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率先实现“V”型复苏,新兴艺术市场也在整体上逐步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其市场表现明显优于全球艺术品市场。基于以上因素,新兴艺术市场的全球地位在2009年以来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以中国为例,2008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超越法国名列全球的第三位,其市场总额占全球的7.2%,与英国的36.7%和美国的36.6%仍有很大的差距;2009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仍名列全球第三位,但由于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整体复苏,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全球市场占有率上升到了17.4%,并与英国的21.3%和美国的27.9%迅速拉近了距离。

话题:



0

推荐

赵力

赵力

7篇文章 13年前更新

江苏无锡人。198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并留校任教。1998年获文学博士学衔。曾担任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副主任,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艺术北京”艺术总监、《艺术财经》杂志总监、AMRC艺术市场分析研究中心主任、CCAD中国现当代美术文献研究基金执行长、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副秘书长、美国思班艺术基金会董事、亚洲艺术教育基金会董事。主要研究方向为美术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艺术管理与艺术推广等。

文章
  • 个人分类
全部文章 7篇
  • 文章归档
2010年 7篇